制度文件

上级部门文件

教育部关工委2025年工作要点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2-26

2025年教育部关工委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主动作为、协同创新,大力推动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持续擦亮关工品牌,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有效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1.精心组织学习培训。分别举办省级、直属高校和县市、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关工委负责同志培训班(共5期),指导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确保学深悟透、见行见效。

2.深入开展宣传阐释。 充分发挥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引领作用,围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等主题推出年度宣讲“菜单”,组织报告团专家举办集中宣讲10场。开展教育系统关工委调研报告征集选优推介活动,做好教育系统关工委立项课题研究,高质量完成有关委托课题。部关工委“一微一刊”等宣传平台开设专栏专题,引导广大“五老”撰写专题文章,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解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纲要》。

二 、助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持续提升关工品牌思政引领力

    3.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依托“五老”报告团、特邀党建组织员等,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等宣传宣讲。深入挖掘各行各业优质“五老”资源,在大中小学常态化开展“院士、杰出老校友回母校”“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 活动,适时举办示范活动,不断提升活动针对性实效性。

    4.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入脑入心。在高等院校,以“弘扬 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继续全面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着力提升作品质量,充分运用活动成果。在中小学,扎实推进“新时代好少年·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读书活动广泛开展,举办线下读书示范活动,摄制播出《一起读书,好少 年》(第二季),深入拓展活动育人功能。联合有关部门扩大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点亮科学梦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科学家精神、立志科技报国。积极开展中国关工委“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5.深化“五老”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探索。 持续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关工委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建立有效路径和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或高校,组织“五老”教学督导员深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开展有组织的跨学段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三、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健全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

    6.协助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召开教育系统关工委助力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推进会,总结“五老”参与家长学校建设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开设线上家庭教育公开课,协助办好不同类型的家长学校,支持有条件的教育系统关工委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等,推动依托家庭教育平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关工委助力社区教育有效路径。召开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助双减”现场推进会,组织现场观摩,推广试点经验。

    7.探索“五老助五育”有效形式。配合美育浸润行动,指导举办好“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一堂好戏”等活动。探索建立符合关工特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工作平台和有效路径,挖掘推介基层典型经验,适时开展交流研讨。广泛组织参与中国关工委“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8.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持续推进“老校长下乡”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大力宣传北京、贵州、浙江、重庆、云南等地经验做法,积极争取“国培计划”等有关项目,协调有关单位捐赠图书等,为“老校长下乡”做好服务、提供助力。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老校长下乡”新模式,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指导和支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实施好“成志英才培养计划”、办好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继续捐款捐物资助乡村教育、组织教师培训等,积极开展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帮扶工作。

    四 、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扎实做好教育部关工委成立35周年筹备工作

    9.统筹推进关工委建设。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开展调研,推动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有序实施, 推进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设立学生委员工作和中小学关工委独建、联建、共建模式落地见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二级学院青年教师委员。召开高等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会,着力提升组织覆盖率,增强工作实效性。积极探索新时代“五老”队伍常态化退出和补充机制,动员更多“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育系统关工委建立“五老”骨干数据库。指导开好教育部关工委宣传与研究中心专家工作会议、教育系统关工委宣传工作暨《心系下一代》杂志工作座谈会、杂志社编委会会议以及各协作组会议。

    10.凝练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入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使命,系统梳理教育系统关工委35年工作成果,组织编写《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展报告(2021-2025年)》,拍摄宣传片,筹备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主题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

    11.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开展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扬推荐,拍摄制作“我们关工人”系列专题片,加大工作成果和“五老”先进事迹、感人故事的宣传力度, 弘扬“五老”精神,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社会影响力。

    12.持续打造数字关工。 完成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资源库1 期建设,逐步实现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教育资源、《心系下一代》 电子刊资源以及各类工作资源的融合统整。将“读懂中国”、《一 起读书,好少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等资源制作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结合重要节日节点,运用新媒体传播推广。鼓励支持各地各校打造网络优质关工教育资源、培育网络关工